关于战国帛书案是真的吗的知识点,成都头条网将为你整理了下面这些知识。
战国帛书案是真的吗?
战国帛书案是一起备受关注的历史事件,它涉及到历史文物的真伪、古代考古学界的诚信问题等,影响深远。那么,战国帛书案是真的吗?下面就来说说这个话题。
初次曝光引发轩然大波
2009年12月,我国国家文物局在北京举行了一次新闻发布会,宣布有人向该机构举报,称某古玩商贩“出售保护的文物,其中包括战国竹书、春秋楚简等珍贵文物”,并提供了线索和照片。
经过进一步调查,警方锁定嫌疑人姚文元等人,并于2011年4月抓获涉案嫌疑人共13人,缴获“战国帛书”29部、“春秋楚简”62方、汉至宋代墓志铭碑文114块等文物。这些文物的数量和质量都非常惊人,关注的程度也随之达到顶峰。
法庭判决:部分为伪造品
随着案情的不断深入和审判的逐渐推进,战国帛书案的真伪问题也浮出水面。2016年5月,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公开宣判,认定被告人姚文元等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,先后伪造、贩卖28部“战国帛书”。同时,该院认定其中1部是真迹,14部系伪装成如实文字史料的伪作,另13部无论从字形、易读性、保存状况等方面均属赝品。
考古学界争议不断
然而,就在判决公布之后,国内考古学界对案件的真伪问题并没有达成一致的共识,争议不断。一些专家学者声称,判决中对真伪鉴定的依据不足。另一些人则认为,战国帛书案的存在并不能泯灭已有的史料研究结果,这些古代文物至今仍然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。
总之,战国帛书案在历史文物界引起了强烈的反响,也严重打击了相关人员的信誉。无论真伪如何,我们都应该尊重历史文物的存在意义,保护好我们的历史遗产。